内蒙古“四少民族文化资源库”之俄罗斯族
室韦乡和额尔古纳市的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绝大多数来源于境外的俄罗斯人和侨居于俄国或前苏联的华侨、华工。
1689年以前,中俄两国在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一带没有确切的国界。两国百姓都有居住、往来的自由。额尔古纳河当时充满远古的蛮荒气息,到清朝顺治六年,大清帝国开始大肆鼓励向东北移民。于是“燕鲁穷氓闻风踵至”,骤然卷起一股移民大潮。他们挑担提篓,携妻带儿,成群结队向东北进发。这些移民大都来自山东、河北、天津一带,他们的目的是远离贫穷、战乱,寻找最安全、最适于生活的地方。当时后勒喀河上游至中游,居住着许多中国少数民族。如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居住着喀尔喀蒙古、布利亚特蒙古以及鄂温克人;尼布楚周围是蒙古族及明安部游牧的地区,额尔古纳河南岸是蒙兀室韦部生息的地区;而额尔古纳河口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居住着达斡尔人,鄂温克人和鄂伦春人。
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沙皇俄国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奉行“边区俄罗斯化”的政策,也掀起大规模移民运动。1851年沙皇在废除农奴制文告发布不久,即通过一道“移民法”。以后流人西伯利亚地区的零星移民多达21个国家。这些移民中俄罗斯人居多,其次还有乌克兰人、鞑靼人、芬兰人、波兰人、高加索人等。
大约在19世纪下半叶,两股移民流在黑龙江流域和额尔古纳河河畔碰在一起。两个分属不同的人种在这空旷、原始的极地开始了往来。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从相互排斥到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自1689年9月,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才产生了以额尔古纳河为界的中俄边境线。根据《尼布楚条约》“双方居民可留原地”的精神,逐渐形成了中国境内有俄国居民,俄国境内有中国居民的局面。但俄国始终不肯善罢甘休,距额尔古纳地区最近和有影响的是“尼布楚”城(涅尔钦斯基扎沃特)和“雅克萨”城。历史上沙俄曾数次以此二城为基地,顺额尔古纳河进入室韦一带进行骚扰,常有俄人越界来中方开垦、放牧。因此清政府于雍正五年(1727年)在额尔古纳河中方沿岸建卡伦十二所,以防俄人越界牧垦。1884年又在额尔古纳河下游增设五个卡伦以防俄人越界采金。1900年庚子事件后,卡伦全部被俄国人毁坏,俄罗斯人大批越界来中方采矿、开垦、狩猎、打草及砍伐木材等,无人过问。1920年前,边境一带的卡伦建了废,废了建,断断续续。当时从俄国库克多博至奥洛契一带,俄国百姓移入我国境内有三百多户,他们在长二百余里、宽约五十余里范围内“大举耕垦”。同时,早在1900年前后,就有不少山东人、河北人“跑关东”。在中东铁路施工时,他们中有不少人被招募为华工,进入俄国境内。由于这些华工多系单身的年轻人,长期生活在俄罗斯人之中,渐渐与俄国少女结合,生儿育女。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华工中的部分人,携带妻儿回国,定居在额尔古纳、室韦一带的有400多人。1917年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有大批俄罗斯人进入。这些人中有富农、白俄军官、大商人,还有一些是被白匪裹挟的农民,人数达3 000多人。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前苏联遭受了很大的自然灾害,再加上连年战争,使在边境上居住的农民十分贫困。不少俄罗斯人为了求得饱腹,离开前苏联的家庭,纷纷越界来投亲靠友,有的俄罗斯女子则嫁给了中国人(多为汉族)。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的前苏联侨民达6000余人。加起来,移居额尔古纳右旗一带的俄罗斯人竞达一千八百多户,人口近万人。这些俄罗斯移民在当地定居下来,还建起了村屯,为村屯取了俄罗斯的名称。因此,直到现在,室韦乡一带的村落建筑,基本都是“木刻楞”房,与河对岸俄国境内的村庄大致相同。后来由于中国人口的增加,形成了中俄杂居的局面。额尔古纳市和室韦乡的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的产生,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他们多为汉族丈夫与俄罗斯妻子结合生育的“汉俄”混血后代以及少量加人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的“俄俄”混血后代,此外,也还有少量的“俄蒙”、 “俄满”、“俄回”混血后代,统称“华俄后裔”。他们是额尔古纳土生土长的人。近百年来,额尔占纳历史的变革、沉浮,都充满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苦、辣、酸、甜,他们是额尔古纳的开拓者和建设者。